EN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组织架构
公司文化
人才招聘
在线留言
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产品中心
光伏发电系统
UPS电源系统
低压成套
PLC系统
无线能源管理系统
模块电源
技术服务
案例展示
业绩分布
资料下载
EN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组织架构
公司文化
人才招聘
在线留言
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产品中心
光伏发电系统
UPS电源系统
低压成套
PLC系统
无线能源管理系统
模块电源
技术服务
案例展示
业绩分布
资料下载
产品中心
4G+DTU+云端监控
¥199.00
PLC系统定制
¥199.00
GGD低压成套设备
¥99.00
简易升压电路
¥79.00
太阳能充电控制器
¥100.00
关于光伏P型电池和N型电池的优劣势
日期:
07-31
点击:
2617
属于:
行业动态
近年来各类电池技术融合叠加发展,使得产业化电池效率不断提高,目前,PERC电池的最高效率仍是由隆基创造的24.1%;今年3月,天合光能刷新210i-TOPCon电池效率纪录,其G12的TOPCon电池片效率达25.5%。受益于技术的不断规模化应用,以TOPCon、HJT为代表的新技术路线产线不断扩产、投产速度加快,产能有望迎来爆发。 电池片的技术进步,可以说是光伏各环节众多技术迭代中影响最大的方向,继PERC电池实现普及并逐渐接近其理论极限后,TOPCon、HJT为代表的新型电池技术受到更多关注。在这些电池技术中,TOPCon因性能、成本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受到业内广泛关注,成为当前不容小觑的一股新势力。 日前,国家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大庆基地)也曾召开“上半年实证实验数据发布暨三期设计方案技术线上交流会”。根据会议,目前光伏行业正处于电池技术迭代的关键时期,N型技术中的TOPCon、异质结以及IBC是技术路线选择的主流技术类型。且从大庆基地组件实证数据发现,不同技术类型的组件产品中,TOPCon电池技术表现突出,具有多重优势。 那么,对于以上频频提到的Topcon电池技术,细分来看究竟有哪些优势?市场盈利性如何?主要技术路线怎样?产业链情况如何?是否具备产业化量产能力?重点布局企业有哪些?未来发展趋势如何?今天我们就逐一解决关于Topcon电池技术的相关问题。 此段文章采自慧博财经,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刻删除。
01 TOPCon
电池技术市场现状
1、电池技术分类
根据基底硅片不同可以分为
P型电池和N型电池。P型电池就是在P型硅片(掺杂3价元素)制备n+/p结构的电池,P型电池使用磷扩散工艺,主要代表为早期的铝背场电池和目前主流的PERC电池,极限转换效率为24.5%。2015年之前,BSF电池占据90%市场,2016年PERC电池开始发力,到2020年PERC电池占比超过85%。P型电池工艺比较简单、成本低但是面临效率提升瓶颈。
N型电池结构优化,具备更高的效率潜力。N型电池使用硼扩散工艺,在N型硅片(掺杂5价元素)上制备p+/n结构,主要代表有TOPCon和HJT,与P型电池相比具有转换率高、温度系数低、双面率高以及载流子寿命高等优点。TOPCon和HJT的极限转换效率分别为28.7%和27.5%,远超目前主流PERC电池24.5%极限效率。
N型电池使用更为优质的硅片,增加SE工艺。一方面,N型电池相比P型电池对硅片的质量要求更高,要求更低的电阻率、更低的氧含量、更高的少子寿命。电阻率方面,阻值在1欧附近,效率会有极值;氧含量方面,TOPCon对硅片氧含量更加敏感,核心就是Topcon是高温工艺(如B扩散),氧容易沉淀,形成氧环即同心圆,对效率影响明显;此外TOPCon对N型硅片金属杂质、碳含量敏感,高温过程易诱发缺陷形成暗片。另一方面,N型电池还增加SE工艺,有效提升效率。SE工艺即选择性发射极技术,在电极接触区进行高浓度掺杂,在光吸收区低浓度掺杂,减少发射机附近接触电阻。
2、TOPCon电池市场现状
(
1)新一代电池片主流技术
TOPCon即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电池(Tunnel Oxide Passivated Contact):由德国Frauhofer太阳能研究所于2013年首次提出。主流TOPCon电池采用N型硅片,首先在电池背面制备一层1-2nm的超薄氧化层,随后在氧化层上沉积一层多晶硅层,之后经过退火结晶加强钝化效果。
原理:
TOPCon电池核心结构由电池背面的超薄氧化硅层和重掺杂多晶硅层组成,二者共同形成钝化接触结构。超薄氧化层使多子电子隧穿进入多晶硅层的同时,可阻挡少子的空穴复合,进而使电子在多晶硅层横向传输被金属收集,极大降低了金属接触复合电流,提升了电池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从而提升了电池效率。
(
2)有竞争力的电池技术方案
相较
PERC:TOPCon在PERC的基础上更换为N型衬底,增加隧穿氧化层及多晶硅层,降低载流子复合,实现效率的显著提升,目前领先企业量产效率在24.7-25.1%,并在衰减率、双面率、温度系数方面也有明显优势。基于当前的成本、效率估算,TOPCon理论溢价在0.1-0.2元/W,并且随其降本提效及下游验证,溢价空间可能还会扩大。
相较
HJT:HJT投资成本高,投资性价比仍需进一步提升。由于TOPCon与PERC产线具有兼容性,可基于PERC产线进行改造升级,因而投资成本也相对不高,比HJT要小得多。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新建PERC产线的设备投资额为1.2-1.5亿元/GW,新建TOPCon产线设备投资额为1.8-2.3亿元/GW,新建HJT产线设备投资额为4亿元/GW,且叠加技术成熟等相关因素,TOPCon仍有降本空间,是综合性能、投资成本下的经济性选择。
02 TOPCon
优势及盈利性分析
1、TOPCon优势性能分析
(
1)光电转换效率高,提效潜力大
PERC电池转换效率已接近理论极限,提效空间有限。当前PERC电池平均量产效率为23.2%,理论转换效率极限为24.5%,量产效率已逼近其效率的理论极限,导致PERC电池效率很难再有大幅度提升。
TOPCon电池提效潜力巨大。TOPCon电池目前量产效率在24.5%-25%左右,实验室效率最高达到26.1%(由
晶科能源
于
2022年实现)。据权威测试机构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测算,TOPCon理论极限效率为28.7%,高于HJT的理论极限效率27.5%,未来量产效率仍然有很大提升空间。
TOPCon电池提效路径清晰。目前TOPCon量产效率与28.7%的理论极限效率相比仍有很大的优化空间,提效路径更为清晰明确。
光伏
电池提效方法主要有光学性能提升(如栅线变细、材料吸光性能优化)和电学性能改善(如钝化提升)两大类方法,以
晶科能源
为例,其效率优化路径以金属栅线宽度优化、金属复合提升、背面吸光优化、钝化优化、金属接触优化、硅片品质提升等几方面为主。
(
2)TOPCon可基于PERC产线升级,投资成本低
TOPCon与PERC产线具有兼容性,可基于PERC产线进行改造升级。相比PERC增加或替换的主要设备为硼扩散、用于隧穿氧化层及多晶硅层制备的设备(LPCVD、PECVD),其余环节基本与PERC产线兼容,能有效降低设备投资成本。
(
3)TOPCon电池参数性能优异,可提升全周期发电量
高双面率:
TOPCon双面率可达80%+,PERC为70%左右。大基地项目由于地域辽阔,地面反射率较高(通常可达30%),因此在大基地项目中使用具备高双面率的N型组件发电增益更为明显。根据
晶科能源
计算,在标准工况及平均地面反射率条件下,传统
PERC组件因双面率带来的发电增益约为9.45%,而N型组件因双面率带来的发电增益约为11.48%。
低衰减率:
N型电池硅片基底掺磷,无硼-氧对形成复合中心对电子捕获的损失,几乎无光致衰减。TOPCon组件首年衰减率约1%(PERC约2%),首年后年均衰减率约0.4%(PERC约0.45%)。相较于传统PERC组件,N型组件功率质保可达30年,并保证30年后输出功率不低于原始输出功率的87.40%。
2、TOPCon盈利性分析
(
1)TOPCon非硅与硅片成本同步下降,有望较快实现NP同本
将
TOPCon成本拆分为两大块:硅片成本,TOPCon相对比PERC能够做到更薄,当前主流PERC电池片厚度在155-160微米之间,TOPCon已实现140微米量产,130微米有望快速导入量产中。非硅成本,TOPCon设备折旧成本较PERC高0.006元/瓦,银浆成本贵0.02-0.03元/瓦,加上能耗、人工、水电等,合计高PERC0.04-0.07元/W。随着薄片化进程以及非硅成本的持续下降,TOPCon有望较快实现与PERC同本,盈利能力已经显现。
(
2)2022、2023单瓦盈利逐季好转,后续盈利能力有望持续
TOPCon产能单瓦溢价较为可观。效率提升带来的配套设施成本下降,衰减率下降带来的总发电量提升,更高的双面率以及更低的温度系数等带来的发电增益。随着电池片环节盈利能力的持续向好以及新技术溢价的延续,2023年上半年TOPCon优质产能经济性有望进一步凸显。
(
3)各大技术路线对比,TOPCon性价比高
当前技术路线选择上,
晶科能源
、
通威股份
、
中来股份
等公司首先投产了
TOPCon,
东方日升
、
宝馨科技
等企业大力扩展
HJT产能,
隆基绿能
根据自身产能以及对于技术路线的研发,独创
HPBC路线承接新老技术,
爱旭股份
凭借深耕电池片多能的理解,选择了
ABC技术,利用ABC电池片打开组件市场。当前TOPCon量产效率最高的是晶科能源,效率已经稳定在24.8%,且有望快速突破25%,良率能够提升到98%。
综合上述性能优势及盈利性特点,
TOPCon综合性价比高,且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比较容易实现,是当前电池片技术关注及讨论的主要方向。
03
技术路线分析:
LPCVD
占主流,
PECVD
有望成新方向
TOPCon电池的制备工序包括清洗制绒、正面硼扩散、BSG去除和背面刻蚀、氧化层钝化接触制备、正面
氧化铝
沉积、正背面氮化硅沉积、丝网印刷、烧结和测试分选,约
12步左右。从技术路径角度,LPCVD方式为目前量产的主流工艺,预计PECVD路线有望成为未来新方向。
氧化层钝接结构制备为
TOPCon在PERC的基础上增加的主要工序,也是TOPCon的核心工序,工艺路线大致分为三种:
路线一:
LPCVD本征+磷扩,全称为低压力化学气相沉积法,利用LPCVD设备通过热氧化方式生长氧化硅层并沉积多晶硅,然后在多晶硅中掺入磷制成PN结,形成钝化接触结构。这一技术路线出现时间最早,工艺成熟度高,具有成膜质量高、产能高等优势,但存在绕镀问题,且沉积时使用的石英管需进行清洗维护和定期更换,耗材成本较高。LPCVD法是目前TOPCon厂商选择的主流路线,拉普拉斯等国内主流设备厂商已实现该设备的产业化,
晶科能源
已实现满产的
16GWTOPCon电池均为LP-POLY路线。
路线二:
PECVD原位掺杂,全称为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原理为借助微波或射频等含有薄膜组成原子的气体在局部形成等离子体,利用等离子体的强化学活性在基片表面沉积出薄膜。按实现方式不同,可分为管式PECVD、板式(线式流程)PECVD和集群式PECVD。相较于LPCVD,PECVD可实现成本的大幅下降,具有绕镀轻微,成品率高;成膜速度快,掺杂效率高;采用低温工艺,附产物少;无石英管,耗材成本低等优势,但存在成膜厚度均匀性差、膜层致密度不高、易爆膜等问题。PECVD路线出现时间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
捷佳伟创
、红太阳、
金辰股份
、理想万里晖等国内设备厂商已布局该路线。
路线三:
PVD原位掺杂,即物理气相沉积法,其原理为利用PVD设备,在真空条件下用物理方法(采用溅射镀膜),使材料沉积在衬底表面。PVD可实现原位掺杂,不存在绕镀问题,且不同尺寸兼容性好,有利于薄片化,但设备投资较高,工艺出现时间较短,有待进一步成熟,目前布局PVD路线的设备厂商主要有江苏杰太等。
总体来看,
LPCVD工艺路线成熟度最高,为目前TOPCon电池制备的主流工艺,未来随着PECVD技术不断完善,工艺稳定性不断提升,PECVD有望因其更低成本而逐渐成为主流。LPCVD出现时间最早,发展最为成熟,成膜质量高、产能高,但存在较为严重的绕镀问题,且石英管等耗材成本较高。PECVD绕镀问题轻微,无需使用石英管因而耗材成本低,但目前成膜均匀性不稳定、成膜致密度不高,后续有望受益于技术迭代成为主流技术。PVD不存在绕镀问题,但设备投资额高,成膜质量不稳定,工艺路线有待进一步成熟。
04
产业链分析
1、产业链概述及分析
(
1)上游:
电池片上游主要包括原材料硅片和核心辅材银浆。从
光伏
电池片产业链上游来看,电池片主要原材料为硅片,主要辅材为银浆、铝浆和化学试剂,主要动力为电力。
硅片:硅片是电池片主要原材料,在硅料价格持续上涨的背景下,硅片环节凭借其良好的价格传导能力且相对稳定的竞争格局,维持较好盈利能力;银浆:银浆为电池片结构中的核心电极材料,目前
光伏
银浆需求随着
光伏
行业的发展持续增长,但受制于高技术门槛,海外厂商市场份额较大,尚有较大的国产替代空间。从电池片成本构成来看,根据
Solarzoom数据,硅片占电池片成本最高,约为74-75%;银浆是除硅片外电池片成本占比第二高的材料,约占电池片总成本的8%,占电池片非硅成本的33%,主要能源电力约占总成本的5%。
(
2)中游:
电池片是
光伏发电
的核心部件,其技术路线和工艺水平直接影响
光伏
组件的发电效率和使用寿命。
光伏
电池片位于
光伏
产业链中游,是通过将单
/多晶硅片加工处理得到的可以将太阳的光能转化为电能的半导体薄片。
从电池片的必要性来看,
光伏发电
的原理来自于半导体的光电效应,通过光照使不均匀半导体或半导体与金属结合的不同部位之间产生电位差,是由光子(光波)转化为电子、光能量转化为电能量后形成电压和电流的过程。上游环节生产出来的硅片无法导电,经过加工处理得到的电池片决定了
光伏
组件的发电能力。
从电池片的重要性来看,发电效率和使用寿命是
光伏
组件价值的核心参数:一方面,电池片的转换效率是其受光照时的最大输出功率和入射光功率的比值,是直接影响
光伏
组件乃至整个
光伏发电
系统发电效率的核心因素。转换效率更高的电池片有着更高的输出功率,用其封装形成的
光伏
组件的整体功率也会更高。另一方面,电池片生产工艺的缺陷往往会导致单体电池片的内阻不均匀从而极易产生热斑现象,热斑效应是指单体电池片被小的物体遮盖,导致其所产生的电流变小,成为负载,轻则烧毁电池片,严重的会引起整片电池组件的燃烧,对组件使用寿命危害非常大。从这个维度来看,电池片的生产工艺水平直接影响
光伏
组件的使用寿命。
(
3)下游:
电池片下游为
光伏
组件制造商。从
光伏
电池片产业链下游来看,电池片主要与
光伏
玻璃、其他封装材料(背板、
EVA胶膜等)共同封装形成太阳能电池组件,组件再与逆变器、支架等共同构成
光伏
电站
发电系统
。从电池片占组件成本比重来看,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2021年电池片占组件成本比重为50.1%,同比-6.7pct,主要系硅料硅片、组件端的双重压力和供需关系影响导致电池片价格承压下行,但电池片仍为
光伏
组件成本的最核心组成部分,也是
光伏
组件降本的主要途径。
2、迎合技术升级,产业链上下游的相应调整
相比此前的技术优化,
TOPCon可能存在场景适用性(如单双玻等)、或者多种方案的选择(如大尺寸等)不同,由于TOPCon相较PERC的效率优势已经在1-1.5pcts,并可以预见效率差额仍将继续拉开,意味着所有的电池企业都需要在当前仍是主流的PERC方案上做调整应对,其影响范围是全行业的。同时,TOPCon电池对上下游及后端设备形成差异化要求,围绕TOPCon相关的电池装备、膜材料等辅材,可能会有相应的新需求和新机会。
(
1)上游硅料、硅片
N型电池对硅料纯度要求更高,一般而言多晶用料纯度在达到电子级标准,对于硅料企业的工艺要求进一步提升;N型、P型硅片掺杂元素分别为磷和硼,拉晶过程要求热场、坩埚等辅材杂质含量更低,此外N型厚度较P型更薄,目前领先的产业化水平在130μm,还有进一步的减薄空间,对硅片工艺也有一定的差异化要求。
(
2)电池设备
TOPCon电池基本由PERC电池的基础架构升级而来,除衬底由P型变为N型外,主要差别在于硼扩与钝化层的制备:其一,由于硼扩散的速度较慢,因此硼扩设备数量增加;其二,背面钝化接触结构有变化,由隧穿氧化层与掺杂多晶硅构成。其中隧穿氧化层生长及多晶硅层沉积是TOPCon工艺的难点。
(
3)下游组件及辅材
组件:
TOPCon通常配合SMBB(12BB、16BB等)减少银浆用量、遮光面积及电流收集串联电阻,同时硅片更薄,此时要求串焊机、自动化设备等做相应调整(若不改变主栅线数目则无需调整)。
辅材:需要根据
TOPCon电池特征做适配,主要涉及胶膜、逆变器、接线盒等。TOPCon电池正面为Al2Ox及SiNx,相较PERC受PID影响更明显,同时考虑其双面率优势,也更适合做双玻结构,POE/EPE胶膜更加适配。TOPCon更高效率体现为更大的输出电流,可能也要求逆变器、接线盒等电气部件做小幅度的优化。
05 TOPCon
产业化及重点企业分析
1、TOPCon产业化进程大大提速
(
1)TOPCon 成本效益先行,产业化进度处于上升周期
根据统计,已建
TOPCon 产能超过 41.6GW,总待建超过 219.5GW,进入了快速放量时期,这主要得益于 TOPCon 设备的快速降本以及电池本身的效率优势。目前以晶科为首,从 2022H1 就 开启 10GW 级别以上大规模扩产,根据 2022 年中报介绍通威目前也由中试进入 TOPCon 扩产期,预计将于 2022 年底建成投产 8.5GW TOPCon 电池产线。总体来看,由于TOPCon成本效益方面的综合优势,TOPCon进一步放量,处于产业化上升周期。
(
2)TOPCon量产效率提升明显,2022年产业化发展提速
目前
TOPCon电池技术大幅降低了背表面场复合速率和背面金属接触复合,使得电池具备超700mV的高开路电压,ISFH在实验室的最高效率已经达到26.1%。从实验室研发效率看,
天合光能
等龙头公司实验室效率均超
25%,
晶科能源
最高达到
25.7%。从目前TOPCon量产的情况看,晶科等龙头公司平均量产效率分布在24.3-24.6%,最高效率达到25%,具备大规模产业化达到25%以上的效率潜力。而随着工艺简化、设备成熟度提升及设备价格下降,TOPCon在未来2-3年的竞争力将越来越明显,这也是其大规模产业化的前提。
(
3)龙头企业已具备规模量产能力,2022年有望实现TOPCon产业化
以
晶科能源
、
中来股份
为首的电池龙头企业率先布局
N型TOPCon产能。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5月底市场已投产TOPCon电池产能超24GW,其中晶科已投产16GW,中来股份已投产3.5GW。目前行业规划TOPCon产能超80GW,主流厂商如晶澳科技、
隆基绿能
、
天合光能
等均具备中试线布局,有望在今年下半年起陆续投产。此外,
TOPCon技术可以最大程度兼容PERC产线,生产难度远低于其他N型技术路线,行业内超300GW的PERC产线中,至少有一半的产能可以升级为TOPCon,预计22-23年TOPCon电池产能分别为50/80GW。
2、重点企业:
(
1)
晶科能源
:
1)TOPCon理论效率持续突破,产能投放
领先行业
晶科能源
从
2019年开始布局N型TOPCon电池,至今TOPCon电池性能19次打破世界纪录,2021年10月N型单晶电池实验室效率达25.4%,2022年4月N型单晶电池实验室效率达25.7%,再一次刷新世界纪录。TOPCon电池采用晶科生产直拉N型单晶硅片,运用超细栅线金属化技术、深度掺杂技术、低寄生吸收材料技术等创新。量产方面,晶科能源2021年11月推出TOPCon量产组件产品TigerNeo,量产电池效率可达24.6%,输出功率可达615W。
2)N型产业化日趋成熟,产线布局领先
产能方面,
晶科能源
相继在合肥、海宁分别投产共计
16GW的TOPCon项目,目前平均量产效率超24.5%,良率持续接近PERC。此外,晶科能源布局合肥二期8GW规划,上饶24GW高效组件中一期8GW预计今年年底前投产。总体来看,晶科能源TOPCon产线布局广度、投产速度均
领先行业
。
3)
晶科能源
推出
Tiger Neo组件,发电优势明显领先
基于
182mm尺寸电池片,相比早款组件产品各项性能指标均有提升,量产效率达24.6%,组件效率最高可达22.3%,全生命周期发电量提升3%。主要优势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来晶科N型TOPCon组件优化双面率至85%,较PERC组件有15%的提升,使得双面增益在原有的基础上有2%提升;二来组件温度系数优化至-0.30%/℃,相较于PERC平均提升0.75%,在高温地区带来更多发电量;此外Tiger Neo的LD和LeTID风险降低,首年衰减低于1%,30年后输出功率不低于初始功率87.4%。
4)N型组件功率优势明显,增加产品市场竞争力
从晶科组件产品介绍数据看出,同样版型的组件,
N型Tiger Neo系列组件的输出功率有明显提升。如182-72版型的N型组件,电压和电流都高于P型组件,单片输出功率高出15W。横向对比不同规格的组件发电功率优势,182-72N型组件相较于PERC的210-60P的600W组件而言,有4.37%的功率提升。而随着电池转换效率的优势进一步提升,组件端功率优势将进一步显现。TOPCon组件不仅在系统BOS成本下降方面优势突出,还可借助超高发电效率,实现生命周期内的发电量优势。
(
2)
中来股份
:
1)积极扩产TOPCon产能,产业化速度行业前列
中来股份
自主研发的
J-TOPCon技术,制造过程注入了POPAID TOPCon2.0技术工艺,目前的最高量产效率可以达到24.5%,并且已经在182mm大硅片基础上实现了25.4%的实验室电池转换效率。该工艺路线可以有效地缩减工艺流程、提高电池转换效率、提升电池良率、升级TOPCon产线,为项目进一步降低度电成本提供保障。预计未来几年,公司将持续升级现有TOPCon技术,将量产效率进一步提升至25%以上水平,并积极研发N型TBC等技术路线。
2)N型TOPCon持续扩产,组件发电增益优势显著
中来股份
是第一批实现
N型电池GW级规模化量产的企业之一,已累计向全球发货的N型高效产品超过5GW,为超过60个国家的客户提供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目前拥有TOPCon产能3.6GW,另外计划于今年投产8GW的TOPCon产能,进一步扩充先进电池产能。公司发布多款基于182、166黑色及柔性的N型TOPCon组件,具备领先的技术优势。如JW-HD108N组件,具备更高双面率、更优弱光响应、温度系数及光致衰减特性,最高输出功率430W,最高效率21.94%,比常规组件能够得到额外发电增益10%以上。
(
3)
捷佳伟创
:
1)
光伏
电池片设备龙头,受益新型高效电池产能扩张
公司主营
光伏
制绒设备、扩散炉、抛光设备、淀积炉、自动化设备、丝印设备等六大系列,在
PERC电池设备产品市占率超50%。向TOPCon设备、HJT设备领域拓展,打开成长空间。
2)订单端:公司设备性能获
光伏
头部客户认可
据公司微信公众号,
捷佳伟创
N型TOPCon SE激光及专用高温设备的批量订单、已进入交货环节;同时在海外各地陆续签订了近10GW的PE-poly路线的TOPCon整线Turnkey合同。此前,公司已中标某
光伏
头部客户PE-Poly路线TOPCon电池设备订单。中标设备包括湿法、PE-Poly、硼扩散、PECVD正背膜等,标志着公司设备性能获
光伏
头部客户认可,将充分受益TOPCon电池行业产能扩张。
3)量产端:PE-Poly整线设备技术方案已实现“三合一”制备
公司
TOPCon用PE-Poly整线设备已在江苏润阳客户现场爬坡量产运行,该技术方案核心实现了隧穿层+Poly层+原位掺杂层的“三合一”制备,可解决传统TOPCon电池生产过程中绕镀、能耗高、石英件高损耗的固有难点,且原位掺杂时间仅为传统LP路线的五分之一。
(
4)
海目星
:
1)中标
光伏
激光设备大单,新领域突破性进展。
2022H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1.95 亿元(yoy+116.29%), 归母净利润 0.94 亿元(yoy+189.84%),
光伏
领域的突破为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
海目星
为激光及自动化设备供应商,主营产品覆盖动力电池激光、
3C 消费类电子激光以及钣金激光切割设备及其配套自动化设备。今年 4 月 16 日,公司发布公告宣布中标
晶科能源
10.67 亿元的激光微损设备。10 月 18 日官微公告
光伏
高效电池关键激光设备订单批量出货,正式交付客户。
2)在手订单充足,定增计划扩大产能。
截至
2022 年 7 月 29 日,公司在手订单约为 72亿元(含税),相比 2021 年底的 51 亿元(含税)增加约 41.18%,下游对激光加工需求旺盛,涵盖多个制造领域包括动力电池、消费电子、
光伏
电池和显示面板,给公司设备交付安装带来一定压力。目前
海目星
已经发布定增预案,
10 月 11 日发布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告,拟定增规模不超过 20 亿元,并计划投资约 27.5亿元用于扩大产能和补充资金,其中西部总部及激光智能装备制造基地项目(一期)将投入部分资金用于
光伏
激光及自动化设备产能建设。产能扩建打通公司订单交付瓶颈,随着下游需求和订单增加,公司有望进一步受益。
06
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1、行业持续扩产,预计2023-2025年迎来高峰期
当前行业
TOPCon扩产规划超300GW,预计2022年投产超80GW。截至2022年Q3,行业已有近40GWN型TOPCon电池实现投产,目前晶科、天合、中来、晶澳、通威、钧达、一道、润阳、上机等厂商均有不同规模的投入计划,预计2022年TOPCon电池扩产有望超过80GW,2023-2025年迎来高峰期、年均扩产规模有望超200GW。
2、TOPCon产业进程加速,未来龙头设备厂商将充分受益
从
TOPCon电池成本构成中来看,硅片、银浆及折旧成本分别占比63%、16%及4%,目前TOPCon的成本要高于PERC电池,但电池技术方案并未完全定型,未来工艺流程有望进一步简化,并且随着设备技术成熟提升良率,银浆用量和替代带来成本降低,TOPCon电池成本和市场竞争力将具备明显优势。根据ITRPV预测数据,到2025年,TOPCon产能占比将进一步提升至30%。2019年开始新扩建的PERC产线都有兼容TOPCon升级空间,随着TOPCon产业化加速,新增产能和存量设备更新打开市场空间,龙头设备厂商将明显受益。
3、
光伏
银浆行业集中度提升,头部效应加剧
高温银浆近年对进口依赖降低,国内厂商通过高性价比以及优质及时服务开始逐渐替代海外厂商。根据各家公司规划,预计于
2022年,前四名国产银浆厂商正面银浆产能可能超过2200吨。其中常州聚合、
帝科股份
、苏州晶银将为主要三家供应商,匡宇科技体量相对较小。
2020年我国正面银浆消耗量为1763吨,预计于2022年,前三名厂商的产能可充分覆盖国内正面银浆市场需求,成为主要银浆供应商,未来
光伏
银浆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头部效应将加剧。
4、得益于产能扩张,POE胶膜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TOPCon电池的组件封装上主要采用POE胶膜(包括共挤型胶膜),这主要
是得益于POE胶膜更好的水汽阻隔性和抗PID特点。TOPCon组件产能的扩张也将增加对于POE胶膜的需求。在双玻组件渗透率提升的情况下,POE胶膜的占比超过30%,而叠加N型产能扩张后,预计POE胶膜的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高,届时POE胶膜不管是在销售价格上还是在毛利率上,相较于普通的EVA胶膜都将有所增加,从而带动有工艺优势的企业收入和毛利率的提升。
上一新闻:
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电站该如何“余电上网”
下一新闻:
上山下海飞天入地,5G的这些行业应用你可能都想不到
专业电子电气20年!
电话:13810726014
邮件:bssolar@163.com
地址:北京通州区联东U谷中区12B
导航去公司
关于我们
人才招聘
在线留言
新闻资讯
产品中心
案例展示
资料下载
北京垣博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22473号-1
©2022 版权归属
技术支持:
友点软件
首页
联系
产品
关于